月泉篇

道人号月泉,邀作月泉篇。道院常有月,道院本无泉。
石坛空歌罢,斜倚长松眠。竽籁尽沉寂,云烟纷绵联。
上有黄玉顶,下有碧瑶渊。心赏极神畅,不测何名天。
恍然欠伸双瞳开,手握碧萝,脚蹑紫苔。犹是朝元之宇,步虚之台。
人间少玄境,况此百肆万火中,安有广寒与蓬莱。
吾闻太湖之傍、洞天之幽,千山绕缭相罗周。其间飞珠喷玉,贯穿漱涤多异流。
夜夜玉镜飞上千山头,来印万壑金波滉漾寒光浮。
姮娥下浴魈魅避,眼波莹照大九州。授仙老以玉诀,与三光而俱留。
道人已自梦中受得金锁流珠之洞文,吞黄月而饮上池,舞贝阙而遨蓬丘。
世间月泉空悠悠,轩辕之孙尔同俦。胸有日月袖有海,能为道人作此讴。
向来院字多垢浊,勿将灵诠语蜉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泉篇》是明代祝允明创作的一篇文学作品。祝允明(1507-1576),号月泉,他是中国明朝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书法以草书见长,其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后人推崇。下面将对《月泉篇》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祝允明:祝允明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书法和绘画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均有涉猎,尤以诗歌见长。
  • 作品赏析:《月泉篇》不仅是祝允明个人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通过对月光、泉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1. 作品原文
  • 《月泉篇》是一篇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作品。通过对月亮、泉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全文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1. 作品背景
  • 《月泉篇》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时代环境有关。作为一位生活在明朝的文人,祝允明可能曾在道观或山林中生活过,这些地方常常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这种环境促使他在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灵感,创作出这篇富有意境的作品。

《月泉篇》不仅展示了祝允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通过阅读《月泉篇》,可以感受到祝允明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的深深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