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寿山人

飘然沧海客,曾事紫阳君。
袖里黄庭字,囊中赤伏文。
放舲三泖月,携杖九峰云。
后夜华亭梦,应同鹤唳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寿山人》是明代诗人胡应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寿山人的游子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漂泊不定、历经风霜的同情与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飘然沧海客:描述了寿山人像海中浮萍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在海上飘荡。”沧海”在这里象征广阔的天地和无尽的旅途。

  2. 曾事紫阳君:暗示寿山人曾在某个高位显赫的地方工作过,”紫阳君”可能指的是他的上司或恩师。

  3. 袖里黄庭字:表明寿山人擅长书法,能将道家的黄庭经藏在衣袖中。这里的”黄庭经”是中国道教的重要经典文献。

  4. 囊中赤伏文:暗示寿山人精通医术,能将黄帝内经的内容藏于囊中。”赤伏文”可能是他掌握的某种特殊技能或知识。

  5. 放舲三泖月:描述他乘坐船只在三泖湖上游览,欣赏着皎洁的月亮。”三泖”是指太湖中的一个湖泊群。

  6. 携杖九峰云:暗示他在攀登九峰山时的情景。”九峰”指的是江苏无锡的著名山峰。

  7. 后夜华亭梦:指他在夜晚做了一个关于华亭的梦,华亭可能是他在旅途中的某一座城市的名字或景点。

  8. 应同鹤唳闻:预示着他梦中的声音将如同鹤鸣般悠扬而清越。这象征着他对未知未来的期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送寿山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寿山人的深切同情和赞美,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这首诗通过对寿山人生活经历的描绘,传达出对无常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道义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