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罗浮客,论心卫水傍。
红丝劳把赠,青玉烂生光。
偃月窥芸案,涵星动草堂。
输他阿环丽,捧立在昭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邂逅罗浮客,论心卫水傍。
红丝劳把赠,青玉烂生光。
偃月窥芸案,涵星动草堂。
输他阿环丽,捧立在昭阳。
这句话是一句古文,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题李献可诗卷》。杨慎(1488年12月30日—1559年6月8日),初名杨廷瑞,后更名升字升之,号逸史氏、博南山人、临川四贤之一,弘治十八年(1505年)丙寅举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流畅自然,风格雄浑豪放,有“杨升庵诗”之称。
“区用孺以端研见贻索余一诗为报”,意为区用孺用端砚送给我一首诗作为回答。这里的“端砚”是一种古代的墨汁,常用于书写和绘画。这句话描述了诗人与区用孺之间的交流,区用孺赠送了一块精美的端砚给诗人,诗人则回赠了一首诗歌作为答礼。这种交流方式在古代文人之间非常常见,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