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卢沟

洪流兮桑干。汨盘折兮潆湾。架石梁兮横波,濑浅浅兮激湍。
白石兮齿齿,际平沙兮浩漫。揽余辔兮东驰,望天门兮九关。
云飞飞兮来迎。水泠泠兮山青。回飙度兮远响生。
木薆薆兮鸟鸣声。余欲讯兮九河。碣石峙兮嵯峨。
渺沧海兮无极,恍凌风兮浩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卢沟桥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石造联拱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因其横跨卢沟河而得名,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卢沟桥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的丰台区永定河上。
  • 历史沿革: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这座古老的石桥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事件和文化发展。
  1. 建筑特点及技术成就
  • 建筑结构: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 石雕艺术:卢沟桥东西两头各立御碑一通,东头为清代乾隆帝御书“卢沟晓月”碑,西头则是清康熙帝为记述重修卢沟桥而竖的御制碑。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
  1. 文化价值及象征意义
  • 文化价值:卢沟桥不仅是一座桥梁,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在宋辽时期的史籍中频繁记载其作为过客之地的重要角色。例如,北宋宣和七年(1125),许亢宗出使金国,在游记中提及卢沟桥的繁忙景象,以及燕人对水浅时设置的小桥的传统做法。
  • 象征意义:卢沟桥作为“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1937年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军队在此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因此,卢沟桥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象征,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
  1. 艺术与自然景观
  • 艺术价值:卢沟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共有501个石狮,其中部分保存完好。这一独特的雕塑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 自然景观:卢沟桥所在的永定河是北京市的母亲河之一,河流两岸的自然风光优美,为卢沟桥增添了不少观赏价值。同时,卢沟晓月也是燕京八大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月观景。
  1. 保护与传承
  • 修复历程:尽管历经多次修缮,但卢沟桥的修复工作从未停止。自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之后又经过多次修缮。这些修复工作使得卢沟桥得以保留并传承下去。
  •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除了日常维护外,还对卢沟桥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与建设,以期更好地展示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卢沟桥不仅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古老石桥,更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象征。它的存在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成就,也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对于热爱历史和文化的人来说,卢沟桥是一个值得探访的地方,它的历史故事和艺术价值使其成为了北京乃至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