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余驾兮盐沟,见崔嵬兮高丘。招遗老兮问讯,曰夫子兮宅兹幽。
方金台兮筑宫,贤彬彬兮来同。何夫子兮好修,亦驱驰兮向风。
振长策兮高举,下齐城兮建瓴水。时不可兮淹留,忽中道兮易轨。
謇遑遑兮宵征,顾交绝兮不出恶声。俾反戈兮相噬,心不忍兮辞诚。
孤子吟兮抆泪,放子逐兮离忧。自古兮如斯,嗟夫子兮抑又何尤。
春草兮烟浮,野苍苍兮云稠。吊夫子兮虽功美之不就,亦墓在良乡垂誉兮千秋。
吊望诸君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吊望诸君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该作品出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在这首诗中,“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吊望诸君墓》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紧密相关。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文章宗师”和“文章巨匠”之誉。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雄浑著称,而《吊望诸君墓》正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从诗歌内容上来看,“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这一句子,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这句话中的“望诸君”,指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他曾辅佐燕昭王击败齐国,成就霸业,但后来被诬陷离开燕国归赵,被封于观津,被称为“望诸君”。而诗句中的“墓”,则是指乐毅的墓地。通过这句诗,韩愈传达了对乐毅这位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从文学技巧上分析,韩愈的这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他使用平仄相间的韵律形式,使得诗歌朗朗上口,易于传诵。同时,诗句中的“古”字呼应了前文,暗示着诗人希望董生能像古代的智者一样审慎地处理自己的政治前途与唐王朝之间的关系。
韩愈在诗中还提出了对历史的思考。他通过这句话提醒董生不仅要关注眼前的政治形势,还要关心过去的历史人物,特别是那些被误解或遗忘的英雄们的命运。这种思想体现了韩愈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吊望诸君墓》不仅是韩愈诗歌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一种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韩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以及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