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光古逯先生

独骑玄鹤上丹丘,为记钧天白玉楼。
诗板刊成应自校,草书零落有谁收。
可能觅酒府中去,无复携筇寺里游。
欲寄东风一行泪,蜀江不肯向西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光古逯先生》是明代诗人胡粹中的诗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成就在文学界享有盛誉,成为后世研究和欣赏的宝贵财富。下面将对这首诗及其作者展开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基本信息:《挽光古逯先生》是由明代浙江山阴人胡粹中创作的。他的生平事迹包括曾在洪武年间担任儒学训导,以及永乐年间官至楚府长史,有《元史续编》、《读史笔记》等著作传世。
  • 文学贡献:胡粹中不仅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经史,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造诣。
  1. 诗歌原文
  • 诗意解析:《挽光古逯先生》通过描绘诗人对于故人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玄鹤、钧天白玉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 词句注释:原诗如下,“独骑玄鹤上丹丘,为记钧天白玉楼。诗板刊成应自校,草书零落有谁收。可能觅酒府中去,无复携筇寺里游。欲寄东风一行泪,蜀江不肯向西流。”这些诗句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1. 作品鉴赏
  • 艺术特色:该诗以其精湛的文字功底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胡粹中作为诗人的艺术魅力。其作品在艺术上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
  • 文化价值:《挽光古逯先生》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生死、离别等主题的深刻认识和表达。这种深刻的文化价值使得这首诗成为研究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源。

《挽光古逯先生》不仅是胡粹中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