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粹中
诗句释义 1 向晚寻幽寺:在傍晚寻找幽静的寺庙。 2. 明霞飞远林:天空中的云霞渐渐飘落,落在远处的树林之上。 3. 四山新雨歇:四周的山峰沐浴着新雨后的清凉,雨停后显得格外清新宁静。 4. 一径绿苔深:一条小径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显得幽深而静谧。 5. 松老齐僧腊:松树已经生长了很长时间,如同和尚一样历经岁月沧桑。 6. 泉鸣和梵音:泉水声中似乎伴随着佛教的诵经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7.
诗句:不喜寻花柳,生憎泥酒杯。 译文:我不喜欢寻找花朵和柳树,我讨厌泥泞中的酒杯。 注释:此诗句描绘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厌倦与对清高生活的向往。“不喜”表示不喜欢,而“生憎”意味着非常厌恶。诗中用“寻花柳”和“泥酒杯”分别象征世俗的诱惑和沉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这些诱惑,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粹中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发松林驿”:早晨从松林驿出发。松林驿,地名,在今陕西凤翔县东。 “苍苍百里深”:苍苍,指青翠茂盛;百里深,意谓长路远。 “日高犹暝色”:意思是太阳升高了,天色仍然像黄昏一样昏暗不清。暝色,指天将黑的样子。 “风静自韶音”:韶音,指美妙动听的音乐。 “幽鸟向人语”:幽鸟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诗人在春天里看花赏景的心情,后四句写作者的归隐思想。 “次韵”是应和别人的诗词而作,与原诗内容、词性相同,平仄相对,韵律协调的诗歌形式,叫次韵诗。 【答案】 译文: 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晴朗的天空,正是春天最和谐的时候,年迈的人看着花儿,心中涌起很多感触。 我长久地领悟了做官的心思象蝴蝶一样虚幻,我已经把心事托付给海上的波浪。
注释: 春暮 老眼看春得几时,少陵从此典朝衣。 烟笼芳苑迷胡蝶,月落空山叫子规。 乡国音书秋水阔,江湖亲识晓星稀。 沙边白鸟能相近,应为年来已息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人以“春暮”为题,表达了他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老眼看春得几时,少陵从此典朝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
【注释】 1.次韵二首:指作者在原作的第二首诗之后,又作了一首和诗。次,即“继”的意思。 2.静观天地情:静静地观察天地间的变化和情感。 3.浩劫运:指大灾难或大变故。 4.元精:元气。 5.雷动蛰虫起:震雷惊动了冬眠的昆虫而使它们苏醒。 6.雨馀新水生:雨水停歇后,新的水开始形成。 7.老怀宽仗酒:形容年岁渐长,心情更加豁达,用饮酒来排遣心中的愁苦。 8.午梦短闻莺:中午的时候梦见了黄莺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主旨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来分析作答。“谢惠酒”三句写饮酒情景,是全诗的首句,也是全诗的纲领,概括了全诗的内容:友人赠美酒,开怀畅饮,心旷神怡。“起向窗前坐”,诗人举杯邀月,与友人共饮,在月光下品酒赏景,其乐无穷。“莫思身外事,且进掌中杯”,诗人劝酒,说别让那些身外之事萦绕心头,还是快快乐乐地痛饮一番吧!“冥心若死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诗句的含义等去分析,同时要联系作者的时代及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碧鸡山”在昆明东北,是滇池北岸的名胜古迹。“海口”,指昆明湖。这首诗是诗人游昆明湖时所写。 前两句写景:碧鸡山下路,清梦记曾游。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碧鸡山下梦中游览昆明湖的情景。 后四句抒情
【注释】浔阳:今江西九江。孟尝门:孟尝君的府第,指孟郊之宅。清酌:指美酒。素轩:用素色帷幔装饰的轩窗。流光:指年光,光阴。别意:离别的心情。倚棹:靠船桨。 【赏析】此诗为重阳节登高抒怀之作。首联写诗人去年九日重登孟郊之门,今年重九又在此泊舟,可见其对孟氏故居的眷恋之情。中间两联写诗人在佳节之际,饮酒赏菊,赋诗抒怀,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江边泊舟、临风吟诗
【注释】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百岁者:即“百岁人”,意指能活到百岁的人。百岁人:百岁之人,长寿者。真大梦:真正虚幻的大梦。陶写:陶冶性情。 【赏析】《咏怀》二首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期间写的一组诗,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感慨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这首诗是其中第二首。诗人借问古来人,谁为百岁者?这是反问句,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有谁能够活到百岁呢?这实际上是诗人自问自答。诗人用此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