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姬太守惠鹤

借来公馆作斋居,复有仙禽伴读书。
每送清音当五夜,时随闲咏及三馀。
啄残苔径和烟扫,舞罢霜翎带月梳。
明日南还须爱惜,筠笼轻贮入蓝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姬太守惠鹤》是唐代诗人唐之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鹤的优雅姿态和清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下面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诗人唐之淳,生活在明代,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文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歌多表现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2. 诗歌原文:《谢姬太守惠鹤》借来公馆作斋居,复有仙禽伴读书。每送清音当五夜,时随閒咏及三馀。啄残苔径和烟扫,舞罢霜翎带月梳。明日南还须爱惜,筠笼轻贮入蓝舆。

  • 借来公馆作斋居:诗人借用公馆作为自己的书房,以表达他远离尘嚣,寻求心灵静谧的愿望。
  • 复有仙禽伴读书:鹤作为仙人的象征,陪伴诗人读书,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气氛,也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洁。
  • 每送清音当五夜:描述鹤每次送来的声音宛如清音,仿佛能持续五个夜晚,这表达了鹤声悠扬,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 时随閒咏及三馀:鹤伴随诗人吟诗作文至深夜,甚至到天明时分,展现了诗人与鹤之间的深厚情谊。
  • 啄残苔径和烟扫:描绘了鹤啄食残存的苔藓,清扫着被风吹散的烟雾,形象地表现了鹤的勤劳和高雅。
  • 舞罢霜翎带月梳:鹤展翅飞翔,月光下羽毛如同梳理过的一般,展现了鹤的优美身姿和灵动之美。
  • 明日南还须爱惜,筠笼轻贮入蓝舆:诗人提醒自己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将鹤轻轻放入竹笼中,准备带回南方,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尊重的态度。

《谢姬太守惠鹤》不仅是一首描写鹤的诗作,更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颂扬和向往。它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