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识林居士,角巾老不妨。
文章馀琬琰,山水借声光。
老鹤迎人立,疏梅作意香。
谁言傍修竹,配食水仙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我识林居士,角巾老不妨。
文章馀琬琰,山水借声光。
老鹤迎人立,疏梅作意香。
谁言傍修竹,配食水仙王。
。
《谒孤山林和靖处士祠》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谒孤山林和靖处士祠
宋·赵师秀
松下何年种鹤毛,
门前流水带芙花。
清风自得千年意,
白石无妨一老槎。
此地应须留客住,
何时重见故人来?
若教明月随云去,
便觉山僧未识才。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孤山上拜谒林和靖处士祠的情景。诗人通过想象,将自己比作鹤毛、芙花(莲花),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再次相见的愿望。最后两句更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似乎在期待明月随云而去的情景,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友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