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竹林精舍

高帻短袍云霞光,扁舟系缆野篱傍。
焚香静坐了无语,山寺闭门春竹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坐竹林精舍》是明代诗人孙一元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孙一元,字太初,号太白山人。他自称为关中(今陕西)人,风姿俊朗,足迹遍布名胜之地。擅长诗歌,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等结社倡和,被称为苕溪五隐。
  1. 诗句原文
  • 高帻短袍云霞光,扁舟系缆野篱傍。焚香静坐了无语,山寺闭门春竹长。
  1. 诗句解析
  • “高帻短袍云霞光”描绘了诗人身穿简朴的衣物,头戴高冠,身姿挺拔,如同云霞般绚丽夺目。
  • “扁舟系缆野篱傍”则展现了诗人泊船岸边,周围是自然朴素的景色,如野篱般的篱笆围绕着他。
  • “焚香静坐了无语”表达了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手持香炉,静静地坐着,似乎在思考或等待着什么。
  • “山寺闭门春竹长”则表现了山寺的关闭,使得竹林显得更加茂盛,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1. 诗作鉴赏
  •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诗人通过“高帻短袍”、“扁舟系缆”、“焚香静坐”等细节,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 诗中的“云霞光”、“野篱傍”、“山寺门”、“春竹长”等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
  1. 创作背景
  • 《坐竹林精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孙一元游历各地的经历有关。他游走于名胜古迹之间,饱览山水之美,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能够看到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描述。

《坐竹林精舍》是孙一元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通过了解此诗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