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甘泉老人入董㠗山

天风下高木,寒日堕苍苍。
对坐青崖底,卸杖白石傍。
瓦瓯出泉味,布袍受松光。
云霞有古好,芝桂永相将。
还携韩终辈,去访蓬山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甘泉老人入董㠗山》是明代诗人孙一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林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山水、品茗论道的闲适生活。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与甘泉老人入董㠗山》的作者是孙一元,明代诗人。他自号太白山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孙一元以其风雅的才情和独特的审美观而闻名,他不仅擅长诗歌,还遍游名胜,足迹遍及天下。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
    天风下高木,寒日堕苍苍。
    对坐青崖底,卸杖白石傍。
    瓦瓯出泉味,布袍受松光。
    云霞有古好,芝桂永相将。
    还携韩终辈,去访蓬山阳。
  • 赏析:在这首短诗中,孙一元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句“天风下高木,寒日堕苍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自然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瓦瓯出泉味,布袍受松光”则进一步展示了他的文人雅趣,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体现了他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此外,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充分展现了孙一元的文学才华和艺术修养。
  1. 创作背景
  • 游历经历:孙一元以诗会友,曾与多位文人雅士交往。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便是他与吴甘泉一同登高望远,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样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并学习到更多的诗词歌赋,丰富了他的创作内容,提高了他的艺术造诣。
  • 作品风格:孙一元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后世赞誉。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用简洁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文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1. 影响及评价
  • 文学价值:《与甘泉老人入董㠗山》作为孙一元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诗歌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然和谐、注重精神生活的人生态度。
  • 历史地位:孙一元在当时的文人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传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学者都会提到孙一元及其作品,认为他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甘泉老人入董㠗山》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历史的见证。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从而更深入地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