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村行

步屧江村晚,西风小作秋。
深林喧鸟雀,落日下羊牛。
机杼千家共,田禾一望收。
偶同野老话,鸡黍为迟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晚村行》是明代诗人孙承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乡村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孙承恩,字贞父(甫),号毅斋,明松江华亭人,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后历任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等职。他工书善画,尤擅人物,著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1. 诗歌原文
    步屧江村晚,西风小作秋。
    深林喧鸟雀,落日下羊牛。
    机杼千家共,田禾一望收。
    偶同野老话,鸡黍为迟留。

  2. 诗歌内容解析

  • 步屧江村晚: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行走在江边的村庄中的场景。
  • 西风小作秋:西风轻拂,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 深林喧鸟雀:深林中鸟儿叽叽喳喳,显得热闹非凡。
  • 落日下羊牛:夕阳西下,牧羊人和牛群开始归家。
  • 机杼千家共:千家万户,都在忙碌着收割庄稼。
  • 田禾一望收:田野里的稻谷已经成熟,丰收在望。
  • 偶同野老话,鸡黍为迟留:偶然与一位老农闲聊,留下享用农家的饭菜,感受乡村的宁静美好。
  1. 诗歌鉴赏
  • 艺术风格:《秋晚村行》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天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
  • 意象运用:《秋晚村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西风”、“秋”、“深林”、“落日”、“羊牛”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乡村之中。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秋日乡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1. 创作背景
  • 根据《中国文学史》和网络资料,孙承恩生活在明代,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诗人的创作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特色。而《秋晚村行》作为明代的一首诗歌,其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文人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追求有关。

《秋晚村行》不仅以其精美的诗句描绘了秋天乡村的美景,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孙承恩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