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岩二首

山郭行厨近,平原小队齐。
頫窥临石屋,飞步忆丹梯。
日薄烟光暝,天垂树影低。
寻幽豁羁思,吟倚更凄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仙岩二首》是唐代诗人王贞白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王贞白,字有成,号灵溪。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哲理思考为题材,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他的创作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2. 诗歌原文
    白烟昼起丹灶,红叶秋书篆文。
    二十四岩天上,一鸡啼破晴云。
    风呼山鬼服役,月照衡薇结花。
    江暖客寻瑶草,洞深人咽丹霞。

  3. 诗意解析

  • 首句“白烟昼起丹灶”,描绘了一幅清晨炼丹的画面,炉烟升腾如白日般明亮,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执着。
  • “二十四岩天上”,意味着仙岩之多,仿佛天上的星辰汇聚于此,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无限遐想。
  • “一鸡啼破晴云”则通过鸡鸣打破晴朗天气的场景,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
  • “风呼山鬼服役”,描述了山林间风声的呼啸,仿佛是山鬼在为修行者服务,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庄严。
  • “月照衡薇结花”,月光照耀下的衡薇花朵盛开,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寓意着修行者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 “江暖客寻瑶草”,江水温暖时,人们寻找珍贵的瑶草,反映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追求。
  • “洞深人咽丹霞”,深邃的洞穴里,修炼者面对丹霞石壁,感受着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王贞白的《游仙岩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仙境美景的诗歌,更是一幅充满哲思的艺术画卷。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学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