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表将归日,天涯欲尽年。
偶于童仆遇,翻成儿女怜。
望杳青山外,心驰白雁前。
中年颇恇怯,触事易凄然。
归途至南宁喜见二仆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途至南宁喜见二仆三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孙承恩所作的一首诗。孙承恩的这首诗以其深情厚意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诗中“岭表将归日,天涯欲尽年”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开岭南,岁月已逝的感慨。诗人以“偶于童仆遇,翻成儿女怜”来描绘与仆人相遇时的温馨场景,这种情感的转折不仅增添了诗的艺术性,也反映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瞬间的珍视。诗中的“望杳青山外,心驰白鴈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远大志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怀和对亲友的思念。“骨肉凭谁讯,鳞鸿有到无”表达了对于家人消息的渴望以及对亲人的牵挂。“白云瞻不极,清泪落江湖”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悲伤情绪。
《归途至南宁喜见二仆三首》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韵味的诗歌,也是孙承恩个人情感和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长诗的学习和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深邃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