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同邓太守子几小酌崇礼舟中

野旷饶风色,江空阁使槎。
一樽聊此会,万里共天涯。
局覆谁应伯,枭成各自夸。
腐儒浑不解,袖手看君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阻风同邓太守子几小酌崇礼舟中》是明代诗人孙承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背景、内容以及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孙承恩,字贞父(甫),号毅斋,松江华亭人。其文学成就颇丰,不仅工书善画,还擅长人物刻画。他的诗歌多表现了一种深沉的文化气息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1. 诗歌原文
    野旷饶风色,江空阁使槎。
    一樽聊此会,万里共天涯。
    局覆谁应伯,枭成各自夸。
    腐儒浑不解,袖手看君哗。

  2.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奈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中“局覆谁应伯,枭成各自夸”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倾向。
  1. 艺术手法
  • 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野旷、江空、使槎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幅辽阔而孤寂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抒发了内心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情感表达力。
  1. 文化影响
  • 这首诗在明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了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本之一。
  • 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心态,从而更好地把握当时的文化特征。

《阻风同邓太守子几小酌崇礼舟中》不仅是孙承恩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风采,还能深刻感受到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