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喜多安稳,聊将慰客途。
入舟翻自失,对酒更频呼。
骨肉凭谁讯,鳞鸿有到无。
白云瞻不极,清泪落江湖。
【注释】
幸喜多安稳,聊将慰客途。
入舟翻自失,对酒更频呼。
骨肉凭谁讯,鳞鸿有到无。
白云瞻不极,清泪落江湖。
【赏析】
《归途至南宁喜见二仆三首》,唐玄宗时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广西梧州(今广西梧州市)北门江口时写下了这首诗。
“幸喜多安稳”,庆幸的是路途平安,生活安定;“聊以慰客途”,聊作安慰而已。诗人由忧转乐,心情舒畅,所以诗的开头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感受。“幸喜”,是说“庆幸”、“幸运”;“安稳”,意思是“平安”。这是写旅途中的一段插曲。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梧州北门江口。这时,他看到两位仆人正在江岸上等候他。他十分高兴,于是与他们一起乘船返回故乡。
“入舟翻自失”,进入江中船只颠簸起来,自己不觉失足而落入水中。“翻”、“自失”,都是动词,表示动作。“对酒更频呼”,指诗人与两位仆人喝酒谈笑。“频呼”即频频呼唤。
“骨肉凭谁讯”,家信不知由谁传递,因此要托付给家人或朋友。“骨肉亲疏情各异”,“骨肉”一词,本是父母兄弟之代称,这里泛用来指亲人。骨肉之情,本应是亲切的、亲近的,但因战乱和灾难的缘故,这种感情往往发生变异,甚至变得疏远。“询”,询问。“鳞鸿”,指书信。鳞鱼和大雁,均能传书。“有到无”,意谓寄往何处?又何以至此!这两句是说,骨肉之情已变,书信无从传递,只好托付给亲友了。
“鳞鸿有到无,”是说寄往何处?又何以至此!这两句是说,骨肉之情已变,书信无从传递,只好托付给亲友了。
“白云瞻不极”,仰望白云,却看不到尽头;“清泪落江湖”,望着江水,不禁潸然泪下。这一句是诗人的自白,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借白云和江水,抒写了内心的孤寂和悲苦。“瞻不极”,瞻仰不到头。“清泪”,眼泪。“江湖”,江河湖泊。这句是写思乡之情。
【译文】
幸喜多安稳,聊将慰客途。
入舟翻自失,对酒更频呼。
骨肉凭谁讯,鳞鸿有到无。
清泪落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