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友人赏莲二首

小圃来稀怯病身,芙渠空浸一池云。
今朝忽动看花兴,洗𧣴池边只待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招友人赏莲二首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在这首诗中,孙承恩以荷花池畔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美景。诗中的“招友人赏莲二首”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颂扬。下面将对这两首诗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作原文:《招友人赏莲二首·其一》
    小圃来稀怯病身,芙渠空浸一池云。今朝忽动看花兴,洗𧣴池边只待君。
    《招友人赏莲二首·其二》
    池上红云映碧澜,草亭偏称把杯看。莫教一日蹉跎过,零落馀香空翠盘。
  2. 作品赏析
  • 意境高远:诗中的“小圃来稀怯病身,芙渠空浸一池云”两句,通过“小圃”“怯病身”等词的使用,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荷花池中的荷花,被形容为“空浸一池云”,既表现了荷花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情感真挚:诗的后两句“今朝忽动看花兴,洗𧣴池边只待君”,展现了诗人期待朋友到来的心情。这种期盼之情,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友谊的情感表达。诗人用“只待君”表达了对友人的强烈期待和渴望。
  • 语言优美:孙承恩作为明朝的文人,其诗歌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然,富有诗意。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普遍重视文学创作,尤其是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词。孙承恩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很可能受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影响。
  • 个人经历:孙承恩本人可能也经历过类似的夏日荷塘之游,因此能在作品中找到共鸣。他的亲身经历使他能更深入地理解荷花的美,也能将自己的感悟转化为文字,传递给读者。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小圃”“芙渠”“一池云”等意象的运用,使得画面感十足,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荷塘之中。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对荷花、池水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朋友间情谊的珍视。

《招友人赏莲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荷花之美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深情的友谊赞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