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田诗十章

有田有田,不远以阻。
东郊西畴,厥壤膴膴。
我黍我稷,我稼我穑。
昏余作力,匪朝伊夕。
中田有庐,有室有轩。
桑麻当门,榆柳荫园。
鸡鸣于陌,豚散于野。
牛辞其軏,亦在墙下。
言馌于亩,率我仆夫。
时往时还,朝不及晡。
涤之翼翼,箯之握握。
载稛载积,堆户填阈。
庖羞佐酒,烝尝妥侑。
惟此伏臈,洽我亲友。
于焉怡怡,于焉媞媞。
率我故常,祖先之贻。
思夫人生有涯,而谋则赊。
厌厥隘卑,乃驰心荒遐。
思夫人每忽易,而务厥难。
曷忘乎近安,而冒彼远患。
悠悠我怀,喟焉永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近田诗十章》是清代诗人孙承恩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单介绍:

  1. 作者简介:孙承恩,字圣俞,号香山居士,浙江杭州人。他的诗歌创作以近体为主,风格清雅而不失豪放。他的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2. 内容解析:《近田诗十章》主要描写了农田生活的景象和农民劳作的情景。首章“稷田稷田,不远以阻”描绘了广阔的农田景色和农民们辛勤耕作的画面。接下来的几章则详细描述了农作物的生长、收获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孙承恩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表达。《近田诗十章》不仅展现了农民的生活艰辛,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4. 历史价值: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近田诗十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农民的生活,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5.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业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孙承恩通过对农田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这种对农业的深情关注和描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6. 现代影响:《近田诗十章》在当代仍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研究清代社会的重要文献,也是我们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资料。同时,它也激励着现代人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并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近田诗十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