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渡江王猛身,归来又共坐青裀。
平原自有三千客,门下聊同十九人。
曾许凤雏应不忝,由来龙性本难驯。
久知世事只如此,且借清樽一洗尘。
与王山人对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王山人对语》
徐渭,一个名字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明代文坛的夜空中,他的诗篇,《与王山人对语》,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星辰。这首诗不仅是徐渭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反映。
徐渭,字文清,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是浙江绍兴人氏。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入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参与策划平倭战争,深受器重。然而好景不长,胡宗宪下狱后,他遂浪游四方。晚年卒于贫病之中。
《与王山人对语》是诗人在元日大雪独酌不成酡之后,呼王山人过尚志家痛饮夜归时所作。诗中“仗剑渡江王猛身,归来又共坐青裀”描绘了他当年仗剑江湖,壮志凌云的情景;“平原自有三千客,门下聊同十九人”反映了他虽身处乱世,但仍有志同道合者追随。诗中的“曾许凤雏应不忝,由来龙性本难驯”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期许和对自己性格的认知。而“久知世事只如此,且借清樽一洗尘”则透露出他对于世俗纷扰的淡然处世态度。
徐渭的诗歌风格独具一格,他擅长用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他的诗作往往流露出一种超逸的气质,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深沉的情感。
《与王山人对语》是徐渭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徐渭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独特感悟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徐渭的文学世界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