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竹赠李长公歌

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
公子远从辽东来,宝刀向人拔不开。昨朝大战平虏堡,血冷辘轳连鞘埋。
平虏之战非常敌,御史几为胡马及。有如大酋之首不落公子刀,带胄诸君便是去秋阮游击。
不死虏手死汉法,败者合死胜合优。公子何事常忧愁,一言未了一叹息,双袖那禁双泪流。
却言阿翁经百战,箭镞刀锋密如霰。幸余兄弟两三人,眼见家丁百无半。
往往弯弓上马鞍,但有生去无生还。只今金玉光腰带,终是铜瓶坠井干。
兼之阿翁不敢说,曾经千里空胡穴。武人谁是百足虫,世事全凭三寸笔。
山人听罢公子言,一虱攻腰手漫扪。欲答一言无可答,只写寒梢卷赠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写竹赠李长公歌》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共八句四十八字。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生长环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自己内心的感慨与希望。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背景: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当时张九龄担任宰相。

  2. 主要内容

    • 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如“高风自劲拔”、“绿叶复青葱”,突出了竹子挺立不屈、坚韧顽强的特点。
    • 引用典故,“曾是东陵柏”表达了对友人李长公(即李隆基)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 通过“莫言岁寒操,徒见霜中色”的诗句,暗示了竹子在严冬时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