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
公子远从辽东来,宝刀向人拔不开。昨朝大战平虏堡,血冷辘轳连鞘埋。
平虏之战非常敌,御史几为胡马及。有如大酋之首不落公子刀,带胄诸君便是去秋阮游击。
不死虏手死汉法,败者合死胜合优。公子何事常忧愁,一言未了一叹息,双袖那禁双泪流。
却言阿翁经百战,箭镞刀锋密如霰。幸余兄弟两三人,眼见家丁百无半。
往往弯弓上马鞍,但有生去无生还。只今金玉光腰带,终是铜瓶坠井干。
兼之阿翁不敢说,曾经千里空胡穴。武人谁是百足虫,世事全凭三寸笔。
山人听罢公子言,一虱攻腰手漫扪。欲答一言无可答,只写寒梢卷赠君。
诗句翻译与注释:
- “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 山人(诗人)在写竹子时,只是捕捉到它的底部叶子的萧瑟之态。
- “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 - 就好像在影子中观看丛林的树梢,无法清晰地看到一个完整的字。
- “公子远从辽东来,宝刀向人拔不开。” - 公子(李长公)来自遥远的辽东,手中持有锋利的宝刀,难以拔出。
- “昨朝大战平虏堡,血冷辘轳连鞘埋。” - 昨夜的大战发生在平虏堡,战场上的血冷到了连旁边的水车辘轳都凝固了。
- “平虏之战非常敌,御史几为胡马及。” - 平虏之战非常激烈,以至于御史都差点被胡人马匹所伤。
- “有如大酋之首不落公子刀,带胄诸君便是去秋阮游击。” - 就像那些首领头目没有被公子(李长公)的刀砍落,而其他穿着铠甲的将领们却遭遇了不幸。
- “不死虏手死汉法,败者合死胜合优。” - 如果一个人在战斗中死亡,那么他的死是光荣的;但如果失败,则可能被认为是懦弱。
- “公子何事常忧愁,一言未了一叹息,双袖那禁双泪流。” - 李公子总是忧心忡忡,即使一句话也没有说,也感叹不已,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 “却言阿翁经百战,箭镞刀锋密如霰。” - 却听到阿翁已经历经百战,他手中的箭矢和刀刃锋利如同霰弹。
- “幸余兄弟两三人,眼见家丁百无半。” - 幸好还有我和我的兄弟们两人在世,但家中的仆人却一个都没有剩下。
- “往往弯弓上马鞍,但有生去无生还。” - 经常是弯弓搭上箭,准备上马出发,但活着离开的人很少。
- “只今金玉光腰带,终是铜瓶坠井干。” - 现在的腰带金光闪闪,但是铜制的瓶子却掉进了井里空了。
- “兼之阿翁不敢说,曾经千里空胡穴。” - 加之老翁也不愿意说出真相,他曾经跋涉过千里的艰难险阻。
- “武人谁是百足虫,世事全凭三寸笔。” - 武人之中谁不是百足之虫呢?世事全靠这三寸不烂之笔来决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公子与老翁的对话,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中的“潇潇”一词描绘了竹叶在微风中摇曳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易逝。李公子的话语反映了对战事的感慨以及对生死观念的反思,表达了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情感。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勇气和历史沧桑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