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中夷夏极,天上帝王家。
西内宸居逼,南都鼎地赊。
乌啼御沟柳,象散阁门花。
昨到贫方朔,封书载几车。

【注释】

域中:指京城。

夷(yí)夏:古代称中原、中国为“华夏”,以区别四夷,即四方蛮夷之地。

天上帝王家:形容帝王的住所高耸如天宫一般。

西内:指皇宫西边的禁苑。

宸(chén)居:指帝王的居所。

南都:指南京,后唐时建都于汴梁(今河南开封)。

鼎(dǐng):三足两耳的大锅,比喻国家重器。

乌啼:乌鸦鸣叫。御沟:长安城中的一条护城河。柳:指灞桥柳。

象:指大象。象散:指大象离开原地散去。阁门:指宫中门。花:指花朵。

方朔:即东方朔,西汉大臣,封东武侯,故称。《汉书·东方朔传》载,武帝曾诏求方士术士,东方朔上书自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初入京师的诗作。诗人以“初入京瞻宫阙”为题,抒发了自己初到京师时的激动心情。全诗共八句,依次写景抒情,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把诗人初到京师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

首联“域中夷夏极,天上帝王家”,是全诗的起兴,也是诗人感情的升华点。作者在京城看到的一切景物和人事,使他对京城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看到了京城的富丽堂皇,感受到了京城的繁荣昌盛;他还看到了朝廷上文武百官们的威仪风采,感受到朝廷的尊贵地位;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皇帝的英明神武,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理想的君王正在崛起。因此,诗人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天上帝王家。”这一联,不仅写出了京城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颔联“西内宸居逼,南都鼎地赊”,紧承首联而来。诗人首先写到西内禁苑,那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令人陶醉。接着,诗人又写到南部的都城,那是一个宏伟壮观的地方,有如国家的重器。这两句诗,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描绘出了京城的美丽与繁华。

颈联“乌啼御沟柳,象散阁下花”,则是进一步描绘京城的美好风光。诗人先写了乌鸦在御沟边的树上啼叫,然后又写了大象在阁下的花丛中散去。这两个画面,既具有动态美,又具有静态美和意境美,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象散”二字,更是妙语双关,既写出了大象离开原地散去的情景,又暗示了诗人自己即将离去的心情。

尾联“昨到贫方朔,封书载几车”,则是诗人回到自己的住处后的感受。方朔,即东方朔,汉武帝时的大臣,以机智善辩著称于世。他曾经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信任,但后来因直言被贬谪至穷乡僻壤。诗人通过写方朔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和对现实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展望和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京城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