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谒九不荐,那能长作儒。
江光凌弃壁,关色黯归繻。
薇蕨求新主,羹汤问小姑。
风雷亦何限,终是恼凡鱼。

【注释】

省试:指在省试(即科举考试)中被录取,授官。

周大夫:泛指朝廷重臣。

归赋:归去时作赋自抒怀抱。

江光:指江水。

关色:指关塞上的景色,这里借指边关。

薇蕨:一种可食的植物,比喻微贱的人。

羹汤:古代对人的尊称,这里是谦称自己。

凡鱼:指平庸之辈,俗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参加省试后,被贬官而归,作此诗以自慰。

诗的前四句“十谒九不荐,那能长作儒”,说诗人多次应试,但总是没有受到推荐,因而不能长期作官。这里用了一个典故:“伯牙之鼓琴而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曰:‘孰为水?一泻千里。’”这两句的意思是,像伯牙和钟子期这样,志在成才而屡不得举荐,又怎么能长年累月地做官呢?

中间四句“江光凌弃壁,关色黯归繻”,说诗人在江上看到夕阳余晖照在江面,映出一片红光,仿佛抛弃了一面墙壁;关塞上远望,只见残阳如血,天色暗淡,好像抛掉了一袭征衣。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诗人眼中,大好河山都被抛弃了,自己就像抛弃了征衣、弃壁的游子一样,无所依托。

最后四句“薇蕨求新主,羹汤问小姑”,是说那些微贱之人都争着攀附权贵以求新主,而自己却只能像汤里漂浮的小草一样随波逐流。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感叹自己既无权贵来援引,也无微贱者来投靠,只好像浮萍随水漂泊。

最后两联“风雷亦何限,终是恼凡鱼”,是说虽然风云变幻,雷电交加,但这些都不能使平庸之辈动心,他们仍然安于现状,不会有所作为。这两句的意思是,尽管风云变幻、雷电交加,这些都不能改变他们平庸之辈的本性,他们依然会安于平庸,不会有所作为。

整首诗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平庸之辈的鄙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