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寓衣锦乡祖印院

今为衣锦游,未遂衣锦归。
每怜江山是,自叹人民非。
道路榛莽塞,田畴禾黍稀。
经行询土俗,故老情依依。
剧谈昔日政,贪肆同封豨。
怀奸比设阱,婴祸类发机。
幸遇圣明朝,民安家已肥。
嗟我叨邑宰,才疏名更微。
愿言竭愚衷,清慎志不违。
治平二三策,何当达京畿。
寸心已渊沦,馀事犹尘飞。
投簪蚤税驾,清风旧渔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一日寓衣锦乡祖印院》是明代诗人唐文凤创作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的具体内容、作者背景及艺术特点进行具体阐述:

  1. 作品原文
    八月一日寓衣锦乡祖印院,今为衣锦游未遂衣锦归。每怜江山是,自叹人民非。道路榛莽塞,田畴禾黍稀。经行询土俗,故老情依依。剧谈昔日政,贪肆同封豨。怀奸比设阱,婴祸类发机。幸遇圣明朝,民安家已肥。嗟我叨邑宰,才疏名更微。

  2. 作者介绍

  • 唐文凤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其生平与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生活和创作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征。
  • 唐文凤的创作活动主要在明代中后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不仅记录了个人生活的感受,也折射出了时代的特点。
  1. 作品主题
  • 该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现状的忧虑以及个人的失落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八月一日寓衣锦乡祖印院》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 诗中提到的政治腐败与民生凋敝,反映了唐文凤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批判。这种关注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1. 艺术手法
  • 唐文凤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江山”,“人民”,以及“榛莽”,“禾黍”等自然景物,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象征意义。这些意象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唐文凤在语言表达上追求简练而不失韵味,通过精准的语言选择和巧妙的句式构造,将复杂的心情和宏大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1. 历史评价
  • 在文学批评史上,唐文凤的诗歌被赋予了较高的评价。他的作品中既有对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度反思。
  • 唐文凤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时代的风貌,具有较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可以看出唐文凤的《八月一日寓衣锦乡祖印院》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学的特色及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同时,这也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文学作品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