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忆三江远,乘流意若何。
水深秋气入,竹密雨声多。
熟果当尊落,惊禽拂棹过。
柳阴催系缆,欹枕听渔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颇忆三江远,乘流意若何。
水深秋气入,竹密雨声多。
熟果当尊落,惊禽拂棹过。
柳阴催系缆,欹枕听渔歌。
夏日游通惠河是明代诗人徐阶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作品的详细介绍:
原文翻译:徐阶的《夏日游通惠河》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游于通惠河畔的情景,诗中的“颇忆三江远”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怀念之情,而“乘流意若何”则展现了他对自然流动的感悟和向往。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观中。徐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水深秋气入”与“竹密雨声多”对照,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也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立体。
写作背景:作为明代的诗词作品,《夏日游通惠河》的创作背景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徐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文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思考的体现,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
通过对《夏日游通惠河》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