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忆三江远,乘流意若何。
水深秋气入,竹密雨声多。
熟果当尊落,惊禽拂棹过。
柳阴催系缆,欹枕听渔歌。
【注释】
颇忆:很想念。通惠河:今北京通惠河(也称积水潭)北段,是元代大都城的水系中最大的人工河道。三江:指钱塘江、长江和黄河。乘流:乘舟。若何:如何,怎样。竹密雨声多:竹林茂密,雨声密集。熟果:成熟的水果。当尊落:应当在尊前掉落。惊禽:惊动的鸟群,即雁群。拂棹过:掠过船桨。柳阴:绿柳成荫。欹枕(yī zhěn):斜倚着枕头。渔歌:渔船上唱的歌。
【赏析】
《夏日游通惠河》,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二句写景,写诗人对通惠河的怀念,以及乘舟游览时的愉悦心情;三四两句写舟中所见所闻。通惠河,又称积水潭,是元代大都城的水系中最大的人工河道。全诗语言朴实,情真意切,意境开阔,给人以美的享受。
开头两句写诗人对通惠河的怀念。诗人在夏天来到通惠河畅游,心中很怀念这条河。“颇忆三江远”,三江指钱塘江、长江和黄河。这一句意思是说,我还记得那条大江遥远的地方。“乘流意若何”,乘舟游水的情怀如何呢?这里“意”就是情怀,“若何”是怎么样的意思。这句意思是说,乘舟游水时的情怀是怎样的呢?“意若何”是诗人的疑问,他不知道乘舟游水的情怀会是怎样的,但可以想象得出,诗人一定是怀着愉快的心情来游水的。
第三四句写舟中所见所闻。诗人坐于舟上,看到水面深秋时水气蒸腾的景象。“水深秋气入”,意思是说,秋天水气浓重,随着水流进入船上了。“竹密雨声多”,这是船上听到的声音,竹叶茂密,雨水淅沥,声音就很多了。“熟”是成熟的意思,“当尊落”是指应该用酒敬宾,所以这里的“当”字可理解为“应当”,“尊”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指的是酒杯,“落”是落下的意思。“惊禽拂棹过”的意思是说,惊动的鸟群掠过船桨飞过去,这里的“惊”字有惊扰的意思。
第五六句写船上的生活情趣。“柳阴催系缆”,意思是说,柳树荫里催促着把船拴好。“欹枕听渔歌”,意思是说,斜靠着枕边听着船上渔民的歌声。“欹枕”就是斜靠着枕头,形容诗人斜靠在枕头上的样子。“听渔歌”是听着渔民唱歌的意思。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游通惠河时的愉快心情,描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图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宽阔的河流之中,感受到诗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