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上木芙蓉盛开约黄鹤山人共观

江浦芙蓉色正深,清霜点染更沉沉。
孤舟向日曾亲见,短褐于今欲远寻。
已拟携樽同野客,不妨展席对沙禽。
明年臂痛应全愈,移遍东园野木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浦上木芙蓉盛开约黄鹤山人共观》是元末明初诗人袁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作者:

  1. 作者介绍
  • 袁凯(约1324年—1385年),字景文,号海叟,松江府华亭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性诙谐,博学有才辩,洪武初年曾被授予御史之职。
  • 在官场上,袁凯以直言进谏著称,他曾向皇帝建议延请名士为功臣讲书,以维护功臣利益。然而,他的直言不讳也使他在政治斗争中屡受挫折,最终选择辞官归隐。
  1. 诗歌原文
    江浦芙蓉色正深,清霜点染更沈沈。孤舟向日曾亲见,短褐于今欲远寻。已拟携樽同野客,不妨展席对沙禽。明年臂痛应全愈,移遍东园野树阴。

  2. 诗作解析

  • 第一句写江浦芙蓉的颜色和被清霜点染的景象,表达了对芙蓉盛开美景的赞赏之情。
  • 第二句描绘了诗人曾在日出时分乘舟亲眼目睹芙蓉之美的情景,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第三句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人计划与友人一同欣赏芙蓉美景,但如今却因故难以同行。
  • 第四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畅饮、观赏自然之美的惬意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 最后一句则是对未来的祝福,诗人希望明年能完全康复,届时将与友人一起遍览东园的野树幽荫。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对芙蓉盛开的描述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浦上木芙蓉盛开约黄鹤山人共观》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更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作为元末明初的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袁凯的文学才华,更是其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真实反映。对于热爱文学、研究历史的人们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