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对雨

西山爽气朝来歇,倏忽玄阴满四陲。
云里楼台翻借色,雨中花树更多姿。
飞虹弄影摇丹嶂,瀑水分流射绿池。
坐觉禅宫倍幽寂,凭栏把酒正相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泉寺对雨》是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艺术特色,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美景的热爱和感悟。

在《龙泉寺对雨》中,唐顺之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与佛寺环境的结合,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致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诗中的“西山爽气朝来歇,倏忽玄阴满四陲”一句,生动地捕捉了清晨雨后山间的凉爽气息与突然降临的阴霾云层,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受。

唐顺之通过使用“飞虹弄影摇丹嶂,瀑水分流射绿池”等意象,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雨天景色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

在艺术手法上,《龙泉寺对雨》体现了唐顺之的精湛技巧,如巧妙的用词选择、音韵的搭配以及意象的构建等。例如,“坐觉禅宫倍幽寂,凭栏把酒正相宜”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雨中寺庙的静谧,还通过饮酒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一种放松和自在。这样的表达既符合唐代诗歌的审美习惯,也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

《龙泉寺对雨》是唐顺之以诗人的视角和笔触,对自然景观进行细腻描摹和深度解读的作品。其艺术魅力在于诗人如何通过自己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对于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这首诗不仅值得深入阅读和欣赏,也是研究明代诗歌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重要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