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张通政

蚤耽玄寂谢尘氛,身隐犹嫌名可闻。
自着道衣辞汉阙,因寻仙箓礼茅君。
行随胜迹曾无住,藏向名山更有文。
南国夜来占气色,少微渺渺动江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张通政》是明代著名诗人唐顺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顺之的晚年,体现了他对自然、道教及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体验。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江苏常州人,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学造诣闻名,尤其是在天文、数学、兵法等领域有深入研究。
  • 政治生涯:唐顺之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伐倭寇,并因军事成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等职。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也在文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 诗歌原文
  • 蚤耽玄寂谢尘氛,身隐犹嫌名可闻。
  • 自着道衣辞汉阙,因寻仙箓礼茅君。
  • 行随胜迹曾无住,藏向名山更有文。
  • 南国夜来占气色,少微渺渺动江云。
  1. 主题思想
  • 隐逸生活:通过描述自己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平静的向往。
  • 道教修行:诗中提到“因寻仙箓礼茅君”,反映了诗人对道教修炼和长生不老的信仰,以及追求精神升华的思想倾向。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唐顺之的诗歌语言平易流畅,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能够以简驭繁,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
  • 意境营造:“南国夜来占气色,少微渺渺动江云”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境。
  1. 影响评价
  • 文学价值:《寿张通政》作为唐顺之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研究明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历史地位:作为明中期的重要作家,唐顺之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均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通过对唐顺之的《寿张通政》及其相关历史的探讨,可以看到,这位文学巨匠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