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写此大椿树,爪牙缩张相攫吞。
轮菌偃蹇据绝壁,气凌万木皆儿孙。
似鼻似口挺奇干,半枯半嫩蟠灵根。
千年神物照魑魅,满山精怪争崩奔。
树上悬泉始一线,飞洒树里成千片。
匡庐瀑布不可寻,忽向今朝眼中见。
立石复似五老峰,云气模糊露头面。
可怜此树与云石,苍然一色谁能辨。
石间异草何其多,紫芝伏兔森交罗。
仙萱自是百草长,绯葩翠叶呈婀娜。
上承老树赖嘉荫,亦如松柏挂女萝。
萧然相伴岁月晚,长养齐沾雨露和。
吾乡叚翁住东郭,夫妻七十鬓未秃。
翁家犹子擅丹青,手挥绢素为翁祝。
一枝一茎亦有情,五百春秋递相续。
请翁披图应自笑,形固可使如槁木。
双寿图歌为叚翁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双寿图歌》是明代著名画家、诗人黄道周所创作的一首诗,其作者黄道周(1562年-1618年),字幼武,号石门,又号受难子。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和书画家。
《双寿图歌》是一首赞美古代文人雅士的诗歌,并没有具体的文学作品名称。它描绘了两位长寿者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们精神世界的赞赏。诗中提到的“双寿”指的是两个人都长命百岁,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美好的祝愿和追求。
黄道周在创作这首《双寿图歌》时,可能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崇尚长生不老、长寿安康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并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这些美好愿望的理解与赞美。这样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健康长寿的重视以及人们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