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侯几道云俱兄弟

春城烟雾晓阴阴,俯仰斜阳吊古今。
万里河山犹故国,九京风雨自同心。
欲知其主观司隶,未见孤儿属羽林。
鹤唳华亭人没后,河桥一阕泪沾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侯几道云俱兄弟》是中国明末抗清的民族英雄夏完淳所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夏完淳个人情感的表达,也蕴含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夏完淳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和抗清志士,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牺牲,特别是在抗清战争中,他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抗争行动。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2. 诗歌内容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感慨和对故国的深情怀念。“万里河山犹故国”一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更隐喻了诗人心中的故土情怀。
  • 诗人通过使用“九京风雨自同心”等意象,展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共同抵抗外敌的决心。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和坚定信念。
  • 末尾的“泪沾襟”更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在国破家亡后的悲痛和哀怨。这种强烈的个人情感与宏大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加深沉而感人。
  1. 艺术特色
  • 在艺术表现上,夏完淳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如“鹤唳华亭人没后”中的“鹤唳”可能象征着国家的衰微或英雄的逝去。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艺术魅力。
  • 夏完淳的诗风雄浑而不失细腻,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这种风格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忆侯几道云俱兄弟》作为夏完淳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对这首经典诗歌的学习和赏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