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建康城,暮宿丹阳道。黄尘落日大江流,紫陌微寒故宫草。
故宫烟雨动新愁,华屋参差成古丘。当时罗绮三千户,何处莺花十二楼?
六代繁华如在眼,真龙不动河山转。春光缥缈景阳宫,月色徘徊芳乐苑。
细雨深宫花落迟,轻风合殿香飘远。花香十里到平康,莫愁歌舞冶游郎。
侠少尽骑青络马,交游争系紫罗囊。鸳鸯两两芙蓉沼,鹦鹉双双玳瑁梁。
一朝景物如反掌,富贵风流竟长往。玄武池边暮雨来,朱雀门前春草长。
美女琵琶塞上行,绮构云连空复情。行人夜雨乌衣巷,归雁秋风白下城。
登临千载空回首,陈井梁宫竟谁有!游鹿争衔上苑花,流莺自啭台城柳。
台城下接孝陵西,无限枝头乌夜啼。杨花风起过江去,薄暮如烟满大堤。
故宫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故宫行》是夏完淳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明末历史沧桑和故都故宫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故宫行》的作者夏完淳,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他是一位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夏完淳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其家族背景显赫,祖籍浙江会稽,与著名抗清将领夏允彝为亲兄弟。他自幼聪明过人,五岁时便能诵读五经,七岁时便能创作诗文,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和早熟的智慧。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作上,还涉及对明末历史的深刻反思和表达。
作品原文:《故宫行》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朝登建康城,暮宿丹阳道。黄尘落日大江流,紫陌微寒故宫草。故宫烟雨动新愁,华屋参差成古丘。当时罗绮三千户,何处莺花十二楼?六代繁华如在眼,真龙不动河山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从京城到南京的路上所见的景致,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夕阳下的大江、落日下的尘土飞扬、微寒的紫陌和故宫中的草木,营造出一种荒凉而沉郁的氛围。同时,通过“故宫烟雨”和“华屋参差成古丘”等意象,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故都的变迁。
作品赏析:《故宫行》不仅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的史诗。诗中通过对六代繁华与现实沧桑的对比,以及对故宫废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兴衰和人民的痛苦。这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壮的情绪,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警示。
《故宫行》作为夏完淳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