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相国寺有怀

僧房落叶满荒苔,小院烟光暝欲开。
万里秋风人入洛,一天夜月客衔杯。
疏钟渐向高楼断,清梵频从古殿来。
客舍不堪成独啸,近邻疑有谪仙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相国寺有怀》是明代诗人孙传庭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感受到的秋日景象与心境,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联想。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诗歌原文
    僧房落叶满荒苔,小院烟光暝欲开。
    万里秋风人入洛,一天夜月客衔杯。
    疏钟渐向高楼断,清梵频从古殿来。
    客舍不堪成独啸,近邻疑有谪仙才。

  2. 诗句注释

  • 僧房落叶满荒苔:描述僧人的房间内,满地都是落叶覆盖着长满了青苔的地面。
  • 小院烟光暝欲开:小院子中的烟雾逐渐弥漫开来,黄昏即将降临,似乎随时都会开放。
  • 万里秋风人入洛:千里之外的风带着萧瑟的秋意,诗人仿佛随风进入了洛阳。这里“洛阳”可能指的是诗人当时所在地,也可能指洛阳本身,表达了一种跨越空间的旅行感。
  • 一天夜月客衔杯:夜晚的月光如同一位客人,陪伴着诗人共饮。这句话通过“客”字传达出诗人在异地他乡饮酒作乐的情景。
  • 疏钟渐向高楼断:远处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渐渐消失在高楼上,暗示时间流逝。
  • 清梵频从古殿来:从古老的寺庙传来的梵铃声不断,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
  • 客舍不堪成独啸:因为孤独,诗人在旅馆中无法独自吟唱或长啸。这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寥与思乡之情。
  • 近邻疑有谪仙才:附近的邻居好像有着仙人的才华,这也许是对周围环境或人物的一种赞美。
  1. 作品意义
    《寓相国寺有怀》不仅描绘了一幅秋天寺院的景象,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经历的哲思。通过对古代佛教建筑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宗教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在异乡孤独时的感受与心态,展示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寓相国寺有怀》不仅是对一个特定地点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明代诗歌的艺术美,还能深入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