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喜赋得飞字

塞上春寒春事微,却怜玉蕊竞芳菲。
陇梅欲发花先落,岸柳才舒絮已飞。
登眺正宜浮白醉,招游不信踏青归。
吟成谩讶多奇句,郢曲由来和者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雪喜赋得飞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作品的原文如下:

塞上春寒春事微,却怜玉蕊竞芳菲。  
陇梅欲发花先落,岸柳才舒絮已飞。  
登眺正宜浮白醉,招游不信踏青归。  
吟成谩讶多奇句,郢曲由来和者稀。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介绍和赏析:

  1. 作者背景:孙传庭,明朝人,字伯雅,别号白谷,出生于明代州振武卫,是位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特别是在他担任陕西巡抚期间,对抗农民军的斗争表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2. 诗歌内容:诗的前两句“塞上春寒春事微,却怜玉蕊竞芳菲”描写了塞外的春天虽然寒冷,但仍然不失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用“却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中花朵竞相开放的赞赏之情。后两句“陇梅欲发花先落,岸柳才舒絮已飞”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大自然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惊喜与哀愁。
  3. 艺术特色:整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春雪喜赋得飞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后人传颂,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部佳作。
  4. 历史影响:孙传庭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学、政治乃至军事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他在抵抗外侮、保卫国家的军事行动中的表现,更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春雪喜赋得飞字》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审美眼光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其在动荡时代背景下,以诗歌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决心与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