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有怀钱徵君

去住各何意,交情中路分。
长安一夜雨,漂泊倍思君。
树霭澹初日,城阴低暮云。
雁书那可问,空自惜离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霁有怀钱徵君》是明代诗人孙继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钱徵君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离别的不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体验。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孙继皋(1543年~1602年),字以德,号柏潭,明朝常州府无锡人。他是万历二年进士第一,曾任吏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
  1. 诗歌原文
    去住各何意,交情中路分。
    长安一夜雨,漂泊倍思君。
    树霭澹初日,城阴低暮云。
    雁书那可问,空自惜离群。

  2. 诗歌解析

  • 诗意解读:首联“去住各何意,交情中路分”表达了诗人与钱徵君分别时的无奈和哀愁;颔联“长安一夜雨,漂泊倍思君”描绘了诗人因夜雨而更加思念友人的情景;颈联“树霭澹初日,城阴低暮云”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添了一份凄迷之感;尾联“雁书那可问,空自惜离群”则透露出诗人因无法传达思念之情而感到孤独的心情。

《雨霁有怀钱徵君》不仅是一篇情感真挚的文学作品,更是孙继皋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深入理解明代文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他们在面对离别时的心境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