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千里骛行轩,四牡宵驰鼓角昏。
前路旌旗缘树引,满城灯火缀星繁。
风烟魏阙心逾迥,词赋梁园念独存。
自昔侍臣劳采纳,敢将飞传负中原。
夜入开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入开州》是明代诗人孙继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对开州夜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面,并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孙继皋(字以德),号柏潭,明常州府无锡人,万历二年进士第一名,后官至吏部侍郎,曾力谏皇帝不送神宗嫡母梓宫,因忤旨被致仕去职。他的一生虽历经波折,但始终保持着正直和忠诚。
诗歌原文:王程千里骛行轩,四牡宵驰鼓角昏。前路旌旗缘树引,满城灯火缀星繁。风烟魏阙心逾迥,词赋梁园念独存。自昔侍臣劳采纳,敢将飞传负中原。
主题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旅途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通过描写夜晚的开州景象——灯火阑珊、旌旗飘扬、鼓角声响,以及满城的繁华与喧嚣,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侍臣责任的认识和担当。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孙继皋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如“四牡夜驰”和“灯火缀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动态美和视觉冲击力。此外,诗人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如“风烟魏阙心逾迥”与“词赋梁园念独存”,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内涵和深度。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夜入开州》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和文化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意义。
《夜入开州》不仅是孙继皋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明代诗歌成就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味和美感,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