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甫自新都归阳羡别业枉顾惠山

踏遍沧江一布衣,故人相见白头稀。
身如陆羽尝泉至,家近张公指洞归。
谷雨过时宜茗碗,松云长日在荆扉。
逢君爱问山中事,尘世浮名有是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华甫自新都归阳羡别业枉顾惠山》是明代孙继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陆华甫自新都归阳羡别业枉顾惠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与文人心态。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孙继皋: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曾上疏极谏三殿失火事宜,最终因直言触怒神宗而被贬谪。
  • 文学作品:除了《陆华甫自新都归阳羡别业枉顾惠山》,他还有《宗伯集》、《柏潭集》等作品。
  1. 诗作原文
  • 踏遍沧江一布衣,故人相见白头稀。身如陆羽尝泉至,家近张公指洞归。谷雨过时宜茗椀,松雲长日在荆扉。逢君爱问山中事,尘世浮名有是非。
  1. 诗歌内容解析
  • 友情与岁月:首句“踏遍沧江一布衣”描绘了作者在江湖之间漂泊,过着朴素的生活,而与故人的相聚则让他感慨时光飞逝。
  • 品茶与悟道:“家近张公指洞归”表明作者与一位名叫张公的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共同欣赏着茶道和山水之美。
  • 生活哲学:“身如陆羽尝泉至,家近张公指洞归”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认为人生应当如同品茶一般,淡泊名利,享受当下。
  • 自然与人文:结尾两句“谷雨过时宜茗椀,松雲长日在荆扉”赞美了大自然的美景,同时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陆华甫自新都归阳羡别业枉顾惠山》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古诗,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这首古诗的阅读,不仅能了解到明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还能体会到作者对友情、自然以及人生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