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赠静公

闻有千年寺,长松信许深。
冲虚半楼阁,落日更登临。
舟楫窗中小,藤萝天际阴。
江流明暮霭,石涧响空林。
蟠据雄都会,风烟异古今。
幽真余有慕,诗义尔能寻。
云翼无言健,渊鱼本自沉。
终期白莲社,来就玉山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灵隐寺赠静公》是明代诗人徐祯卿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灵隐寺赠静公》是明代文学家徐祯卿的作品,其创作背景和时间不详。在了解这一点时,我们可以从他的其他作品和生平事迹入手,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2. 诗歌原文:这首诗全文如下:“闻有千年寺,长松信许深。冲虚半楼阁,落日更登临。舟楫窗中小,藤萝天际阴。江流明暮霭,石涧响空林。”
  3. 主题思想:诗中的“千年寺”与“长松”相映,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而“冲虚半楼阁”与“落日更登临”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向往。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4. 艺术手法:《灵隐寺赠静公》在艺术上采用了多种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例如,“舟楫窗中小,藤萝天际阴”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而“江流明暮霭,石涧响空林”则运用了声景结合的手法,增强了音乐美和空间感。
  5. 文化价值:《灵隐寺赠静公》作为明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它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灵隐寺赠静公》不仅是徐祯卿个人创作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灵隐寺赠静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