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塞叹

榆塞西来草似烟,洛阳东望月如钱。
回肠时时辘轳转,兰心夜夜膏火然。
虫吟下床露入幔,天河沈沈云曼曼。
青桐玉井一叶秋,满城寒砧星物换。
空传草草一行书,谁寄遥遥千里叹。
会日苦少别离长,人生失意恒过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榆塞叹》是明代诗人徐祯卿所作。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
  • 徐祯卿,字昌毅,明吴县人,有“吴中诗冠”的美誉。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誉,其作品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原文
  • 《榆塞叹》全文如下:“榆塞西来草似烟,洛阳东望月如钱。回肠时时辘轳转,兰心夜夜膏火然。虫吟下床露入幔,天河沈沈云曼曼。”。
  •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失意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榆塞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通过对榆塞边关的描绘,展示了一幅边疆风光的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将榆塞的草比喻为烟雾,将月亮比作钱币,这些意象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榆塞叹》不仅是徐祯卿个人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以其精湛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