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台驿

古驿枕溪流,群山抱驿楼。
滩声寒午梦,莺语动春愁。
芳草王孙路,桃花渔父舟。
白云与流水,相对共悠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台驿》是明代诗人徐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被后人传诵至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徐熥(1498年—约1573年),字子聚,明代福建闽县人,后移居长乐,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他与高棅、郑兼等同称“闽中十才子”,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诗歌原文
    古驿枕溪流,群山抱驿楼。
    滩声寒午梦,莺语动春愁。
    芳草王孙路,桃花渔父舟。
    白云与流水,相对共悠悠。

  2. 诗歌解析

  • 古驿枕溪流:这句描绘了王台驿坐落在溪流旁,环境清幽,为诗人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好地方。
  • 群山抱驿楼:通过“群山抱”这一形象的手法,展现了王台驿四周环绕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壮阔之感。
  • 滩声寒午梦:这里用“滩声”象征自然界的声音,同时暗示了诗人在寂静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 莺语动春愁:春天的莺啼唤起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反映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芳草王孙路:这里借“芳草”暗喻诗人自己的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故乡的思念。
  • 桃花渔父舟:以桃花和渔父为象征,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简单生活的愿望。
  • 白云与流水:这里的“白云”和“流水”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永恒,而“共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永恒不变的美的向往。

徐熥的《王台驿》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