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高舂后,郊原起夕阴。
山山曳残雨,步步响新禽。
老树莓苔厚,空林紫翠深。
招提何处所,云际有钟音。
东郊晚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郊晚行》是明代诗人徐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徐熥,字惟和,号幔亭,明代福建闽县人。他是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和词人,与兄长徐錞并有才名。他的诗歌多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
- 作品原文:
出郭高舂后,郊原起夕阴。
山山曳残雨,步步响新禽。
老树莓苔厚,空林紫翠深。
招提何处所,云际有钟音。
- 主题内容:这首五言律诗以描写秋日郊野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昏时分郊外的宁静与美丽。首联“出郭高舂后,郊原起夕阴”写出了太阳落山后,夕阳余晖映照在郊外的原野上,形成了一片柔和的阴影。颔联“山山曳残雨,步步响新禽”,则进一步描述了雨水带来的湿润感以及新鸟的鸣叫声,给人以生动的感受。颈联“老树莓苔厚,空林紫翠深”则转向对老树和深林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苍茫而幽静的自然美。尾联“招提何处所,云际有钟音”则带出了作者对远方古刹的向往,以及听到从云端传来的钟声,增添了诗意和遐想的空间。
- 艺术手法:徐熥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来增强诗的效果。其中“曳”、“响”等动词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此外,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对仗,如“出郭”、“郊原”、“残雨”、“新禽”等词语的排列组合,使得整首诗读起来节奏感强,和谐悦耳。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刻画,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还让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东郊晚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作,也是徐熥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表达。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秋天傍晚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