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林天懋至得家书

故人传信至,喜极却忘餐。
虽有平安字,未开犹胆寒。
算程何日寄,秉烛几回看。
两月思乡泪,今宵应暂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林天懋至得家书》是明代诗人徐熥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作者:

  1. 作者简介
  • 徐熥,字惟和,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他是明代的诗人,以七言绝句见长,尤其擅长表达深情的诗句。他的诗学宗法唐人,在创作上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风格。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节选
    故人传信至,喜极却忘餐。
    虽有平安字,未开犹胆寒。
    算程何日寄,秉烛几回看。
    两月思乡泪,今宵应暂乾。
  • 翻译
    朋友传来好消息,我高兴极了,以至于忘记用餐。
    虽然知道有平安的消息,但打开信件之前还是感到忐忑不安。
    不知道何时才能收到你的信,拿着蜡烛反复查看。
    两个月以来一直思念家乡,今晚或许可以暂时平息这份愁绪。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收到家书的情景,展现了作者收到亲人消息时的喜悦与不安,以及对未来可能到来的担忧。通过对比“忘餐”的欣喜与“未开犹胆寒”的忧虑,深刻表现了对家人安危的担忧和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诗中的“秉烛几回看”也反映了作者急切等待回信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喜林天懋至得家书》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思念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还可以进一步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