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滩怀惟秦

桐江风冷露华漙,舟过严陵七里滩。
秋晚雁声枫外老,夜深渔火蓼边残。
月明古渡波千顷,云暗高峰路几盘。
遥忆故人沧海上,白头犹自守纶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里滩怀惟秦》是明代诗人徐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徐熥,字惟和,明福建闽县人,与弟徐𤊹并有才名。他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𤊹以词采著称,而徐熥则以词采著。
  2. 诗歌原文:桐江风冷露华漙,舟过严陵七里滩。秋晚雁声枫外老,夜深渔火蓼边残。月明古渡波千顷,云暗高峰路几盘。遥忆故人沧海上,白头犹自守纶竿。
  3. 诗歌赏析
  • 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桐江上的寒风带来露水,诗人乘小舟经过严陵七里滩。在秋日晚霞中,雁群的声音显得格外凄凉,蓼叶旁的渔火显得微弱而断断续续。月光下古渡波涛滚滚,云雾弥漫的山峰道路曲折蜿蜒。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即使年岁已高,仍坚守着自己的钓竿。
  1. 诗歌鉴赏
  • 意象运用:本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故人的深深眷恋,展现了深厚的情感。
  • 艺术手法: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1. 写作背景:虽然关于《七里滩怀惟秦》的具体创作背景并未详述,但考虑到徐熥的生平经历以及诗歌中所表现的情感状态,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江南或远离家乡时所写,反映了他在异地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文化意义:作为明代文人的作品,《七里滩怀惟秦》不仅体现了徐熥本人的文化素养和个人情感,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明代诗歌艺术的重要资料。

《七里滩怀惟秦》不仅是徐熥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可以领略到徐熥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