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风冷露华漙,舟过严陵七里滩。
秋晚雁声枫外老,夜深渔火蓼边残。
月明古渡波千顷,云暗高峰路几盘。
遥忆故人沧海上,白头犹自守纶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点注意情感的把握,一般为答出情感即可。本首诗前四句为“七里滩怀惟秦”,描写了诗人在桐江边过七里滩的情景:秋晚雁声枫外老,夜深渔火蓼边残。最后两句写远望故人在沧海上,白发犹自守纶竿,抒发了诗人思念朋友之情。

【答案】

①七里滩怀惟秦(怀念)——怀念故人;②桐江风冷露华漙(桐江风冷,水色澄明),舟过严陵七里滩(船行七里滩)——《观沧海》中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此处指严陵山,严陵山在今浙江桐庐县北,是钱塘江口的一个著名风景点;③秋晚雁声枫外老(秋日傍晚,远处传来大雁叫声)——秋风萧瑟,雁南飞,天将晚矣;④夜深渔火蓼边残(夜幕降临时分,渔民燃起灯火捕鱼)——夜半时分,渔火点点,蓼花摇曳;⑤月明古渡波千顷(月光映照,江水波光粼粼)——明月照耀,江面波光如织;⑥云暗高峰路几盘(天空乌云密布,峰回路转,云雾缭绕)——山路蜿蜒,雾气迷蒙;⑦遥忆故人沧海上(遥想起故人的所在之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远在海上,沧海茫茫;⑧白头犹自守纶竿(白发依然坚守着钓竿)——年岁已高仍坚持操持钓鱼之事。赏析:全诗通过对七里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怀古伤今之情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写秋日晚霞映照着江上的严陵山,江面上泛着淡淡的寒意,舟行至七里滩。接着三、四句,诗人又把目光移向远方,那苍茫的暮色中,大雁南飞,渔火隐隐。此时,诗人的心情显得十分沉痛。“秋晚”“夜深”“月明”三个词语,渲染出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秋”“夜”“月”三个意象相互映衬,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而“故人”“沧海”,则又使这种情绪更加浓厚。末两句写诗人伫立江边,久久不愿离去。他仰望着满天乌云,似乎看到了故人在海角天涯;他凝望着波涛滚滚的江水,似乎听到了友人在呼唤自己。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惆怅,也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