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逢元夕,春光此地偏。
竹枝游女唱,桂酌主人传。
渐觉银河坠,还惊珠斗悬。
悠然归路晚,万井散灯烟。

【注】《竹枝》,乐府曲名。

令节逢元夕,春光此地偏。

竹枝游女唱,桂酌主人传。

渐觉银河坠,还惊珠斗悬。

悠然归路晚,万井散灯烟。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长安作客之时,是一首描写长安夜景的诗。

前两句写节日气氛和元宵夜晚的景色。“令节逢元夕,春光此地偏。”令节,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夕,指元宵,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又称上元节、灯节。春光,指春天美好的风光。此处,“偏”字用得好,说明此地春光明媚,特别迷人。

后两句写观灯赏月的情景。“竹枝游女唱,桂酌主人传。”竹枝词是唐教坊曲名。唐代民间盛行歌舞,舞时多唱竹枝之曲。游女即舞女。桂酒,即桂花酿酒。相传晋代山阴有一女子得异香,人问何来,曰“桂酒”,故称桂酒为桂浆。主人,这里指宴会的主人。

“渐觉银河坠,还惊珠斗悬。”渐觉,渐渐感到或觉察到。银河,天河。传说天河正中有一条白鹊桥相连,上有织女与牛郎相会。这里比喻天上的星星。还惊,惊讶。珠斗,即北斗七星。

“悠然归路晚,万井散灯烟。”悠然,闲适的样子。万井,众多的井邑。这里泛指繁华地区。

全诗以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写观灯赏月的情景来表现节日的欢乐气氛。首句点出节日时间,次句点明地点,第三句写景,第四句点题,第五句写观灯赏月的人,第六句写月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