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怀王少文

去岁逢君花下饮,闲庭花落正纷纷。
于今又是花时节,但见花开不见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怀王少文》是明代诗人徐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作者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对一位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徐熥,字惟和,明福建闽县人,万历四十六年举人。他因才华出众而负才淹蹇,致力于诗歌创作,与胞兄徐𤊹并有才名。
  2. 诗句原文:去岁逢君花下饮,閒庭花落正纷纷。于今又是花时节,但见花开不见君。
  3. 诗意解析:诗中的“去岁”指的是过去的一年,即诗人与友人在花下饮酒的那一年。“闲庭花落”描绘了庭院中落花纷纷的景象。“于今又是花时节”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再次来到了花开的季节。然而,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诗人却只能见到花朵盛开而见不到他的友人。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和孤独感。
  4. 情感表达:这首诗的情感深沉,通过对花的描述和季节的变化,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些自然元素上。诗人通过对比去年的相聚与今年的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5. 艺术特色:徐熥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词采著,擅长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是徐熥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6. 文化价值:这首《春日怀王少文》不仅是徐熥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它展示了明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们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体验。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明代文化和诗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
  7. 现实意义:在今天,虽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依然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这首诗提醒我们要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时光,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失去时所表现出的深切情感和对过去的眷恋。

《春日怀王少文》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瑰宝。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自然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