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明府应召之京

冶城八月秋风起,仙吏驱车入帝里。
白叟黄童拥道周,攀辕卧辙情无已。
一官闽海几年馀,汉室循良更孰如。
鲁恭政简能驯雉,羊续官清不爱鱼。
声名久已闻天子,玺书召对明光里。
满县秾桃烂似霞,半肩行李清于水。
新秋乘传到长安,五色花骢獬豸冠。
几多狐鼠争投窜,当道豺狼胆自寒。
酌君酒,与君别,寇君难借空呜咽。
至尊垂拱问苍生,但道江南民力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明府应召之京》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送陈明府应召之京

万里无云出塞垣,单于老将得归鞍。
秋来边地多悲调,莫为王程动酒阑。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将士们在前线抗击外敌的情景。”万里无云出塞垣”一句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平静的景象,而”单于老将得归鞍”则透露出战争胜利的消息以及士兵们的喜悦心情。后两句通过秋风中的悲调和酒宴上的欢乐对比,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感慨与热爱。

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及情感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关怀之情。同时,这首作品也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追求真实性和深度的情感表达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