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八月秋风起,仙吏驱车入帝里。
白叟黄童拥道周,攀辕卧辙情无已。
一官闽海几年馀,汉室循良更孰如。
鲁恭政简能驯雉,羊续官清不爱鱼。
声名久已闻天子,玺书召对明光里。
满县秾桃烂似霞,半肩行李清于水。
新秋乘传到长安,五色花骢獬豸冠。
几多狐鼠争投窜,当道豺狼胆自寒。
酌君酒,与君别,寇君难借空呜咽。
至尊垂拱问苍生,但道江南民力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表达了他送别陈明府应召之京的心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冶城八月秋风起,仙吏驱车入帝里。”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冶城在秋风吹起时的景象,仙吏(官员)驾车进入都城。

第二句:“白叟黄童拥道周,攀辕卧辙情无已。” 描述了老人和孩子围绕在道路周围,攀车而立,表现出他们对官员的尊敬和不舍之情。

第三句:“一官闽海几年馀,汉室循良更孰如。” 表达了他在闽海任职的时间已经超过几年,但与汉朝的循良相比,他还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

第四句:“鲁恭政简能驯雉,羊续官清不爱鱼。” 引用了两个历史上著名的官员,鲁恭和羊续,他们以清廉著称,不贪恋财物。这里的“政简”指的是管理简单明了,“驯雉”比喻治理地方的方式像驯服家禽一样。

第五句:“声名久已闻天子,玺书召对明光里。” 表明他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天子那里,皇帝亲自召见他并安排会面。

第六句:“满县秾桃烂似霞,半肩行李清于水。” 形容了他所居住的地方满山遍野都是盛开的桃花,他的行李虽然不多却很轻便。

第七句:“新秋乘传到长安,五色花骢獬豸冠。” 描述了他乘坐驿车前往京城的情景,以及他戴着象征正义的獬豸冠。

第八句:“几多狐鼠争投窜,当道豺狼胆自寒。” 这里用狐狸和老鼠比喻那些奸佞小人,而豺狼则象征邪恶势力。作者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黑暗的恐惧。

第九句:“酌君酒,与君别,寇君难借空呜咽。” 表达了他要与朋友告别的心情,虽然难以割舍,但也不得不面对。

第十句:“至尊垂拱问苍生,但道江南民力竭。” 这里的“至尊”指的是皇帝,皇帝在朝廷中采取宽松的政策,关心百姓的生活,但江南地区的百姓已经很疲惫了。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现状的关注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描述送别陈明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黑暗、百姓疲弊的深切关注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忠诚于国家、关心民生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