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樵云

相国灵舆閟九京,桓桓松柏表佳城。
风云已际兴王运,雨露偏伤孝子情。
一代文章遗汗简,千秋彝鼎勒勋名。
平原宾客今谁在,独泻椒浆带泪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李樵云》是明代诗人孙蕡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孙蕡,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挽李樵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才能。
  2. 诗歌原文:《相国灵舆閟九京,桓桓松柏表佳城。风云已际兴王运,雨露偏伤孝子情。一代文章遗汗简,千秋彝鼎勒勋名。] 这首诗通过对李樵云的悼念,表达了对其一生贡献和成就的赞美。首句“相国灵舆閟九京”暗示了李樵云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而“桓桓松柏表佳城”则通过松柏的形象,象征性地表达了对李樵云人格的高洁和坚强。“风云已际兴王运”和“雨露偏伤孝子情”两句则是对他生平事迹的概括,既有政治上的辉煌,也有个人品德的高洁。最后两句“一代文章遗汗简,千秋彝鼎勒勋名”,更是赞颂了他的文学成就,将其名字与不朽的功绩联系在一起。
  3. 诗歌鉴赏:从文学角度来看,《挽李樵云》不仅在内容上充满了深情厚谊,而且在形式上也展现出了高度的艺术美感。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李樵云深切的怀念之情。此外,诗中的用词精炼,如“桓桓松柏”、“风云已际”等,都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4. 文化背景:了解这首诗的文化背景对于理解其深层含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明代诗人的代表作,《挽李樵云》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力,而且对于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不仅是对个人生平的纪念,也是对某种精神价值的传承和发扬。

《挽李樵云》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思想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李樵云一生的高度评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通过这首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对于理想、忠诚和荣誉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