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述怀三首

为客东吴郡,秋过冬复深。
梅妆昆阜玉,橘剪洞庭金。
颠倒还家梦,彷徨恋阙心。
何时了王事,兰棹起归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吴述怀三首》是明代夏原吉创作的一组诗,共三首,其中第二首为代表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东吴述怀三首》创作于明朝时期。
  • 作者身份:夏原吉是明朝的一位官员,以诗文著称。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为客东吴郡,秋过冬复深。梅妆昆阜玉,橘剪洞庭金。颠倒还家梦,彷徨恋阙心。何时了王事,兰棹起归音。”
  • 翻译:我作为一个客人生活在东吴郡,秋天过去冬天又深了。我用梅妆装饰着昆阜的玉石,用橘剪裁着洞庭的金银。我颠倒着回家的梦,徘徊在思念皇帝的心间。我何时能完成国王的使命,再次乘着船起航回家?
  1. 诗人情感表达
  • 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秋天和冬天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 对国家责任的承担: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和担当,希望有一天能够完成国王的使命,再次回到家乡。
  • 生活的无常感:诗人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1. 艺术特色分析
  • 语言风格:夏原吉的这首诗语言简练,但富有表现力,能够很好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 情感深度: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诗人展示了深厚的情感深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历史影响与社会价值
  • 文学地位:夏原吉的《东吴述怀三首》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之一。
  • 文化传承: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 教育意义: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历史教训,对于今天仍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启示意义。

《东吴述怀三首》不仅是夏原吉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伟大诗人的风采和智慧。

相关推荐